外匯的起源
貨幣交換可追溯到巴比倫時代,易貨交易系統演變為使用鹽和香料等商品作為貿易媒介。到了公元前 6 世紀,金幣被引入,提供了便攜性、耐用性和普遍接受性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各國開始採用金本位制,將紙幣與黃金儲備相聯繫。這種制度促進了國際貿易,但卻難以抵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壓力,導致其衰落。
布雷頓森林協定 (1944-1971)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44 個國家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,重建全球經濟。由此產生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將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,而美元則由黃金支持。這奠定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。然而,20世紀60年代美國支出和印鈔的增加使該體系緊張,導致尼克松總統在1971年終止了美元與黃金的兌換。到 1973 年,全球轉向自由浮動匯率,標誌著外匯交易的重大演變。
廣場協議》(1985 年)
1980 年代初期,美元大幅升值,損害了出口商的利益,並造成貿易赤字。1985 年,主要經濟體召開會議,並簽署了讓美元貶值的 Plaza Accord。這標誌著國際間第一次協調努力來操控貨幣價值,刺激了外匯市場的新交易機會。
歐元的誕生 (1999)
1992 年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促成了歐盟的成立,並於 1999 年推出了歐元。歐元為歐洲提供了統一的貨幣,有助於穩定歐盟內部的匯率,並支援歐洲內部的貿易,避免貨幣兌換的風險。
線上交易興起 (1996)
1990 年代出現了線上交易平台,使個人交易者也能進行外匯交易,從而改變了外匯交易。隨著電子網路的成長,外匯交易變得競爭激烈,導致交易成本降低,流動性增加。
今日外匯
今天,外匯是全球規模最大、流動性最強的金融市場之一,每天的交易額超過 6.6 萬億美元。隨著技術的進步,個人現在可以與大型機構一起參與,獲得即時定價和真正的全球市場。